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古城东南隅,这座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的书院,因范仲淹知邓州时在此讲学著文而声名远播,更因《岳阳楼记》的诞生成为中华文脉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古城东南隅,这座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的书院,因范仲淹知邓州时在此讲学著文而声名远播,更因《岳阳楼记》的诞生成为中华文脉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为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2025年9月25日,共青团邓州市委、市教体局、市少工委组织城区九小的少先队员代表们走进突破口公园,开展“红领巾五彩童年”主题寻访实践教育活动。
先说那张村镇的“冠军村”。这名儿,听着就提气,霸气!它可不是随便起的,那是有着两千多年老底子的。西汉时候,有个年少英雄叫霍去病,带兵打仗厉害得很,把老是骚扰咱们边境的匈奴打得远远的。汉武帝一高兴,说他这功劳在所有将军里头是头一份,是“勇冠三军”,就封他个“冠军
9月21日下午4点,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3号仓内一派繁忙景象。金咕咕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熟练地将一箱箱“金咕杂粮蛋”打包、装车,这些新鲜鸡蛋将通过京东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现在的物流发货,出错率几乎为零,时效却提升了一倍多!”公司负责人王军锋不无感慨
近日,共青团邓州市委联合邓州市教育团工委组织少先队员走进“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让少先队员们亲身感受、深刻领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邓州市城区十一小的少先队员们收获满满,“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继承先烈遗
邓州东南的刘集镇钱集村,曾经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钱王祠,与杭州西湖河畔的钱王祠一样,都是为纪念吴越国的三代国君而建造的祠堂。
作为河南省“13445工程”重点项目,全长66.539公里的南阳至邓州高速公路预计2025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这条高速彻底改写邓州主城区“上高速绕路”的历史——从城区核心出发最快15分钟就能到收费站,直接串联北京大道与高速出入口,实现“家门口上高速”。截至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的光辉时刻,邓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即将被浓浓的喜庆氛围包裹。其中,10 月 1 日晚 19:30分,邓州市文化馆一楼演播厅举办的“邓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演唱会”,将以震撼人心的视听享受,邀您共
9月6日,共青团邓州市委联合市教体局、市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走进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展“红领巾五彩童年”红色主题寻访活动,以实践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
9月14日,岳阳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黎作凤,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李运帷,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明等一行在南阳市、邓州市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邓州花洲书院景区服务中心调研。邓州市政协副主席刘海燕,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如意,花洲书院景
北宋文坛有一句极堪玩味的 “悬诗”:吴则礼在《读德操诗文》中写下 “去耕邓州田,要作青鞋钱” 时,是否真欲抛却功名、带足盘缠,奔赴这片传说中的沃土?这诗句如一叶孤舟,载着千年文人的桃源梦,漂在历史的烟波之上。
邓州编外雷锋团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个体道德选择的汇聚,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之所以能在邓州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而非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其背后必然存在着深刻而稳定的社会与政治因素。
三尺讲台,她一站就是25年,粉笔染白了她的鬓角。她的教学生涯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默默见证着一届届学生从懵懂稚嫩到青春飞扬。她是学生心中的“冀妈妈”,是同事眼里的“冀姐姐”。她常说“严要有尺度,爱要有厚度”,尺度与厚度,在她这里成了教育最稳当的支点。——她就是
金风送爽,桃李盈香。9月10日上午,适逢第41个教师节,中国人寿邓州支公司组织干部职工前往邓州市致远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为全体教职工送上节日的诚挚问候,表达崇高敬意,传递尊师重教和关爱之情。
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以亲历者视角诠释艰苦奋斗的真谛,厚植师生“励志报国”的家国情怀,9月4日下午,邓州市城区十一小特邀雷锋生前战友丁士豪、邓州编外雷锋团副团长孙天训,在校园广场举办学雷锋报告会。全校师生齐聚现场,共同聆听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故
该组织的直接前身就是1960年入伍的邓州籍官兵群体,他们曾与雷锋在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共同服役,其中数十人与雷锋在同一个连队朝夕相处,是名副其实的“雷锋的战友” 。这段共同服役的经历是他们身份认同和精神感召的基石 。后来正是这些退役返乡的邓州籍老兵,为了延续和
世人初见“修聋、修哑、修瞎”,多以为是生理上的残缺,实则不然。这三“修”,是古人传下的处世智慧,是越过世俗纷扰后,对内心清净的主动守护——不被杂音乱心,不被口舌惹祸,不被纷扰迷眼,最终活成从容自在的模样。